
大城市以机构就医为主,全科医生的必要性也值得商榷
作者:上海性病专科医院 http://www.long120.org/ 时间:2012-09-19 13:22 来源:上海治疗性病医院要使全科医生富于吸引力,首先医保要推行首诊制,医生的处方不受基本药物限制,要建立独立检查中心;其次,治疗权方面,全科医生不应该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第三,发展权方面应提供科研、进修、晋升的机会;第四,收入方面,要医生收入透明化,取消收支两条线。
可以说,这些建议和现行政策全部是相反的。赵丹丹指出,首先全科医生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导致对全科医生既缺乏激励也缺乏约束。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项目设计其实也限制了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医疗体系的价格严重扭曲,也无助于全科医生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台湾地区为例,小诊所的挂号费150元台币,而医生门诊则要收750元,大陆在医疗服务定价和医保支付比例上,都远远没有拉开差距,无法形成对患者的导向作用。
上海还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问题是,患者首诊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医保没有强制首诊进社区,这使得全科医生的作用更难以发挥。长宁区卫计委副局长江萍告诉记者,由于该区规定签约后首诊必须在社区,其全科医生的签约率明显0于上海其它城区。
对此赵丹丹建议,应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保定点支付,二、三级医院继续保留患者的自由选择权。这一建议颇具可行性:即把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补充药物处方权放给社区,这样可以方便慢性病患者,吸引他们留在社区首诊。蔡江南表示,在大多数上面,全科医生的收入中固定工资的比例占少数,而主要依赖病人的人头付费,它是和绩效密切联系的,不是一个定额工资。相反,专科医生工资收入所占的比例反而更高。
但也有学者对全科医生的必要性提出异议。上海交通大学医疗卫生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丞介绍,英国有家庭医生,是因为有相关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基础,美国则有HMO组织起到引导的作用。而我国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在为上海“十一五”规划做有关课题时,课题组否定了全科医生制度,而提出社区守门人制度。事实上,2006年有了社区首诊制,上面层面已经试图用首诊的方式让大家有所约束。
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春林认为,大城市以机构就医为主,全科医生的必要性也值得商榷。


下一篇:全国伤害监测工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