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市实行医保年度预算总额预付制
作者:上海性病专科医院 http://www.long120.org/ 时间:2012-12-08 17:21 来源:上海治疗性病医院临近年底,医保病人“看病难”现象又有所抬头。不少医院因为控费压力,“迫不得已”对医保病人减少开药或者延后住院。然而在闵行区中心医院,医保病人却从不曾有类似的遭遇,无论年初年末,都能得到合理及时的治疗。
家住古美西路的赵先生深有体会。他患前列腺增生,前个月病情突然加重,想住院手术有效解决病痛。到闵中心就诊时,老赵本以为至少要等一个多月,没想到3天后就入院。住院期间,他发现同病区的病友大多是和他一样的本市医保病人。大家说,这家医院与其他医院不同,从来不推诿医保病人。
近年来,为了控制医保费用不合理增长,本市实行医保年度预算总额预付制,如超额由医院承担,结余归自己。然而由于市民医疗需求越来越大,大多数医院总感觉医保盘子吃紧,为了避免超额后自掏腰包,普遍对医保病人就诊开药和住院加以限制,年底尤甚。
闵中心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限制,还推行鼓励接收医保病人的措施。年初,医院根据各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下达每月平均接收医保病人的指标,超收一个医保病人,奖励300元。如神经内科,10月接收了93个医保病人,超收13人,获奖3900元。
是医院的医保额度特别充裕吗?不是。据了解,虽然医保部门制订的预算总额逐年增长,但闵中心年年都超额,去年超了380万元,靠其他收入补上缺口。闵中心还有不少举措显得“另类”。如急诊分流。现在申城各大医院的急诊人满为患,留观室一床难求,病人睡在走廊里司空见惯。个中原因,除了急诊资源确实短缺外,临床科室不愿接收急诊病人也是关键,因为相对而言风险大,用药多检查少,经济上不合算。而闵中心规定,各个临床科室都要分流急诊病人。心内科今年1—10月,共分流了328个急诊患者;同期,神经内科分流了406人。在其他医院可能长期“压床”的重病人,在闵中心通常2—3天就会转到科室病房。今年,闵中心急诊人次预计超过35万,相当于市中心三甲医院的服务量,急诊基本上一直有空床位,较需要的病人及时得到救治。
又如,与一些医院在趋利动机下好用贵药、开大处方不同,闵中心的医生显得非常“小气”。用抗菌素,如果病人年纪轻,一般只开青霉素、头孢二代等非限制性的抗菌素;有痰,如能自己咳出,也不开化痰的沐舒坦等。多种维生素营养液、给化疗病人“补气”的中药等,都属于“可用可不用,坚决不用”。
数据统计,全市20家二级医院,门急诊平均均次费用221.8元,均次药费132元;闵中心分别为189元和83.6元。业内评价,同样在市区,面对相同的疾病谱,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见效率也相当,闵中心的医药费用能保持0位实属不易,称得上“有良心”。
“医院当然要算经济账,但不能一切向钱看。”闵中心党委书记杨炜说,病人有需要,即使“亏本生意”也要做。口碑树立起来,公立医院的“公”字招牌才能更鲜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