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市50.7%的儿科急诊是在二级综合性医院处理
作者:上海性病专科医院 http://www.long120.org/ 时间:2012-10-15 13:26 来源:上海治疗性病医院根据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的较新调查,本市50.7%的儿科急诊是在二级综合性医院处理,这批区县医院承担着本市儿科急诊的主要任务。尴尬的是,它们普遍面临儿科医疗资源紧缺,儿科医生短缺、学历较0、临床技能有限等问题。在上周末举办的2012年上海儿科学术年会上,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新华医院儿科学教授孙锟透露,上海儿科学会已启动区县儿科医生培训计划,加强基层医院的儿科实力。
儿科医疗资源与儿科医生紧缺,是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从上海的情况看,每1000个孩子平均分到0.5-0.6个儿科医生,且多在三级医院。根据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的较新调查,在区县医院,医生大多接触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常见病,儿科逐渐萎缩,医生临床技能也十分有限。而据调查,即便本市超过70%的儿科门诊在三级医院解决,但超过50%的儿科急诊是在区县医院,提高区县儿科医疗水平就显得刻不容缓。约在三年前,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特设“区县学组”,试图搭起一张托底的儿科医疗安全网。
目前,本市高校毕业的儿科系医学生已经统一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入上海四大儿科类医院——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此外,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时隔十多年后,恢复儿科学招生。而根据上海医改的“5+3+1”计划,规定在每家新建的三级医院都要10%的床位留给儿科。
不过医生保守预计,儿科生力军要走上临床岗位少则十年,要填补儿科缺口,培训区县儿科医师是较实际、也较迫切的路径。
根据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公布的区县学组较新进展:以四家儿童专科医院等为代表,本市已搭起“区县儿科联络图”,负责二三级医院联动,比如儿童医院负责联络静安、虹口、闸北的儿科区县医疗机构。依据联络图,由区县儿科学组委员负责组织,三级医院高年资医师承担带教培训、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以此提高区县儿科诊治水平。
此外,由学会牵头,上海儿科学界正探索由儿童专科医院与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医疗中心合作,分流患者;在人口密集地区,增加相应的医疗服务,在符合条件的区域,建立实力较强的区域儿科诊疗中心。在学会看来,这些举措旨在尽可能地缓解儿童专科医院的压力,提高儿科医生的整体水平,但要真正缓解儿科紧缺,还得让医院从提高经济收入的焦虑中解脱出来,需要各方关注。

